欢迎访问抑郁症行业平台

联系电话:13384299399

首页 > 行业科普 > 打工人的烦恼: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到抑郁症

打工人的烦恼: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到抑郁症

2024-09-03 00:00      点击量:239  评论(0人参与)
 

仁济心理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打工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接下来


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


表现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积极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助于打工人创造生活福祉,比如挣钱、养家糊口、过上体面的生活等,还可以带来很多有益健康的心理意义,包括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明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确立社会关系(不用做“单身狗”)、提升自尊和自我实现(获得“被尊重”的高级心理需求)等等。


然而,诸事总难时时如意,我们中的很多人也经常陷入消极的工作环境中,从而产生很多工作压力。消极的工作环境通常包括工作时间过长而且不灵活、工作量持续增加(薪水却是水涨船不高)、工作和生活界限的缺失(如使用电子办公产品)、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上层决策不明确、赏罚不明/不公、工作资源短缺、安全保障不完善,乃至于工作霸凌(包括大名鼎鼎的“pua”)。更要命的是,职场文化总是由少数高层领导来打造的(正所谓“肉食者谋”),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并没有机会参与,而只能被动的适应,一旦适应不好也会带来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往往是悄然而至的,一开始并不容易被觉察到,因此识别工作压力的各种预警信号就很重要。这些信号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


(1)生理感受层面: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浅睡眠、多梦、早醒)、疲劳,以及不明原因的各种躯体不适(胃肠道不适、头痛、肌肉紧张、关节酸痛等);


(2)心理感受层面:情绪变化(如焦虑、烦躁、易怒、沮丧、待人接物的态度冷漠、工作热情下降等)、注意力难以集中、日常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工作压力的来源上面;


(3)行为层面:社交活动减少或主动回避社交、大量抽烟、酗酒(“借酒浇愁”)、乃至于“嗑药(如依赖安眠药)”。对于一些健康成年人来说,工作压力也可能带来难言之隐——性欲下降和性活动的减少。当上述问题不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感到只是压力有点大(或过大)而已,此时还会有积极的想法(满怀希望):“如果我能管理好这些压力,一切都会OK”,也会拿出积极的行动投入更多的心理和躯体能量去解决问题。


然而,随着上述问题越来越多,逐渐累积而不得化解,就可能把人带入另一个更加难受的境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长期、过度工作压力的结果,身体和心理的极度疲惫的状态,导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无力付出。职业倦怠意味着彻底的空虚,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满眼的无望感、看不到积极的方面、也不愿意去处理压力源的心理状态。职业倦怠状态下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会更多,包括:


(1)生理感受:


①大部分时间感到筋疲力尽,及时充分休息了也难以缓解


②免疫力下降,小毛小病不断


③莫名的多个部位疼痛


④食欲减退或者暴食(情绪性进食)


⑤持续的睡眠问题


(2)心理感受:


①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和消极思维,感觉每天都是糟糕的一天


②无意义感,认为自己就是虚度光阴、毫无价值


③意志消沉,对工作或生活毫不关心,缺乏生活动力


④愤世嫉俗、满脑子都是负面思维


⑤心累、满满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无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⑥无助、自认为陷于困境无法自拔


⑦孤独感深重,好像地球上就剩下自己一个人


(3)行为问题:


①规避责任、推卸责任


②不遵守劳动纪律,旷工、迟到早退


③拖延症;乱发脾气、总是责怪他人自我封闭


④酗酒、嗑药、暴饮暴食(情绪性进食)


⑤自暴自弃


+1

打工人的烦恼: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到抑郁症


仁济心理

关注

2024-09-03 06:53

上海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仁济心理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打工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接下来


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


表现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积极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助于打工人创造生活福祉,比如挣钱、养家糊口、过上体面的生活等,还可以带来很多有益健康的心理意义,包括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明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确立社会关系(不用做“单身狗”)、提升自尊和自我实现(获得“被尊重”的高级心理需求)等等。


然而,诸事总难时时如意,我们中的很多人也经常陷入消极的工作环境中,从而产生很多工作压力。消极的工作环境通常包括工作时间过长而且不灵活、工作量持续增加(薪水却是水涨船不高)、工作和生活界限的缺失(如使用电子办公产品)、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上层决策不明确、赏罚不明/不公、工作资源短缺、安全保障不完善,乃至于工作霸凌(包括大名鼎鼎的“pua”)。更要命的是,职场文化总是由少数高层领导来打造的(正所谓“肉食者谋”),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并没有机会参与,而只能被动的适应,一旦适应不好也会带来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往往是悄然而至的,一开始并不容易被觉察到,因此识别工作压力的各种预警信号就很重要。这些信号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


(1)生理感受层面: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浅睡眠、多梦、早醒)、疲劳,以及不明原因的各种躯体不适(胃肠道不适、头痛、肌肉紧张、关节酸痛等);


(2)心理感受层面:情绪变化(如焦虑、烦躁、易怒、沮丧、待人接物的态度冷漠、工作热情下降等)、注意力难以集中、日常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工作压力的来源上面;


(3)行为层面:社交活动减少或主动回避社交、大量抽烟、酗酒(“借酒浇愁”)、乃至于“嗑药(如依赖安眠药)”。对于一些健康成年人来说,工作压力也可能带来难言之隐——性欲下降和性活动的减少。当上述问题不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感到只是压力有点大(或过大)而已,此时还会有积极的想法(满怀希望):“如果我能管理好这些压力,一切都会OK”,也会拿出积极的行动投入更多的心理和躯体能量去解决问题。


然而,随着上述问题越来越多,逐渐累积而不得化解,就可能把人带入另一个更加难受的境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长期、过度工作压力的结果,身体和心理的极度疲惫的状态,导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无力付出。职业倦怠意味着彻底的空虚,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满眼的无望感、看不到积极的方面、也不愿意去处理压力源的心理状态。职业倦怠状态下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会更多,包括:



(1)生理感受:


①大部分时间感到筋疲力尽,及时充分休息了也难以缓解


②免疫力下降,小毛小病不断


③莫名的多个部位疼痛


④食欲减退或者暴食(情绪性进食)


⑤持续的睡眠问题


(2)心理感受:


①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和消极思维,感觉每天都是糟糕的一天


②无意义感,认为自己就是虚度光阴、毫无价值


③意志消沉,对工作或生活毫不关心,缺乏生活动力


④愤世嫉俗、满脑子都是负面思维


⑤心累、满满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无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⑥无助、自认为陷于困境无法自拔


⑦孤独感深重,好像地球上就剩下自己一个人


(3)行为问题:


①规避责任、推卸责任


②不遵守劳动纪律,旷工、迟到早退


③拖延症;乱发脾气、总是责怪他人自我封闭


④酗酒、嗑药、暴饮暴食(情绪性进食)


⑤自暴自弃



哪些打工人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状态呢?首先身处我们前面提到的消极工作环境中的人,其次某些个性特点与职业倦怠相关,包括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不满意)、悲观主义倾向、控制欲望太强,凡是必亲历亲为(如同诸葛丞相)、A型人格(具有较高的进取心、自信心、积极性和成就感,心理容易紧张等特点)。此外,生活时间和精力被工作挤占太多、缺乏亲密关系和支持性社会关系、独自承担太多生活责任、睡眠不足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职业倦怠状态与抑郁症可能有部分重叠的问题,但核心表现与后者不同:


①职业倦怠不是疾病状态,不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②职业倦怠仅仅是工作压力源造成的结果,而抑郁症的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③职业倦怠的人可能没有精力从事兴趣活动,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抑郁症患者是丧失兴趣和动力,属于“心无余且力不足”;


④职业倦怠者的负面情绪多数指向工作压力源头,而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往往指向更广泛的领域,如工作、生活、环境和自身的各个方面。


需要警惕的是,长时间处于职业倦怠的人可能进入到“习惯性倦怠”状态,也就是一幅幸福感降至冰点、身心俱疲、放弃挣扎而彻底“摆烂”的姿态。此时距离抑郁症可能就不远了,因为有大量科学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抑郁自我筛查小问卷:您抑郁了么?


如果您有下列某些问题而且持续存在(≥2周),您可能正在遭受抑郁的困扰:


①多数日子里失眠或者睡得太多;


②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发现之前简单的事情(不论工作或生活)现在做起来很困难,力不从心;


③经常感觉到无助、无望,乃至于满满的绝望感;


④无法控制的各种消沉、消极的念头,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控制;


⑤食欲减退或过度进食;


⑥变得更容易急躁、暴躁、频繁发脾气;


⑦经常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人生没有价值。


最后,想给大家建议的是,无论工作压力、职业倦怠还是可能的抑郁状态,都是可以科学处理或治疗的情况,我们有成熟的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行为调适等)、必要的药物治疗、心理康复治疗等。当然,前提是当您在工作中感到让自己痛苦而且难以自我调整时,最好尽快到正规医院心理科就诊,我们的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会和您一起判断状态、探索应对方法。


在远离压力、倦怠和抑郁的路上,你不必独自承担,你也不会独行,专业力量的介入会让你的努力变得更轻松!


心理医学科简介


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是集临床、科研、教学、科普于一体,具有专业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技术的科室,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及睡眠障碍等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临床诊疗主要包括心理评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康复,有独立的心理康复治疗室、心理评估室和心理治疗室。


仁济医院始创于2016年,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是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探索。


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团队积极投身精神心理健康的科普事业,创作包括微电影、动画片、舞台剧、科普相声等多种形式的系列科普作品,荣获全国各类奖项数十项,承担第一轮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项目1项,完成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2项。在教学方面,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和交大医学院的理论课教学、实习带教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在国际合作方面,心理科率先把人际心理治疗(IPT)技术引入国内,多次开展IPT培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骆艳丽主任现担任国际人际心理治疗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且是国际IPT协会认证督导师。


仁济心理科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医院和医学院的合作,交流先进理念,拓展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医疗机构 我要咨询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治疗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善悦堂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2024021782号-1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10202066364号